首页  学习动态  学习园地  党史故事  学习心得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心得 >> 正文
用理论观照历史 用历史审思理论
2021年05月10日 09:44     (浏览次数)

    学史使人睿智,这种“睿智”贵在能将“历史思维”与“理论思维”有机结合起来,善于用理论观照历史,用历史审思理论。我们之所以要在学习党史的过程中,“认真回顾走过的路”,不忘记“来时的路,继续走好前行的路”,归根到底,是为了真正明悟马克思主义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紧密关联,懂得一部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史、奋斗史、辉煌史,即是中国共产党人矢志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社会发展问题的实践探索史,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史。因此,回顾百年党史,重温往昔历程,需要我们善于沟通“理论”与“历史”之间的内在关系,能够将“理论思维”同“历史思维”贯通起来运用,由此实现“学习好”“总结好”“传承好”“发扬好”党的成功经验的根本目的,有力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现实征程,以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伟业。

    首先,善用理论观照历史,是“学史明理”“学史增信”的必然要求。中华先贤自古便有“左史右经”“经史并重”的学习理念及传统,主张“历史之学”和“义理之学”相结合,既要能明“史”之源流演变,也要能悟“史”之兴亡根由。这种优良的历史学习传统,时至今日,仍然给予我们深刻的启示,值得认真借鉴效法。学习党史,只有始终同学习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相联系、相融通,才能让我们透过纷繁复杂的历史事实,深入认识把握中国共产党百年发展历程所具有的规律意蕴,更加深刻地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的根本原因,进而在理论自觉的基础上形成坚定务实的历史主体自觉性,牢记初心使命,践履政治职责,为当前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其次,善用历史审思理论,是“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的实践旨趣。无论是对党忠诚的“大德”,还是对一心为民的“公德”、严以律己的“私德”,都需要通过百年党史的学习,重新经受具有深度的理论熏染、信仰淬砺,真切“内化”“纯化”变为当代共产党人的精神血脉。通过以“史”证“理”、以“理”明“史”的良性互动过程,我们能够将学习党史所获得的“思想力量”转化成为务实有为的“实践力量”,并在充满历史自信、理论自信的前提下,“用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鼓舞斗志、明确方向,用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定信念、凝聚力量,用党的实践创造和历史经验启迪智慧、砥砺品格”,使“理论”在历史审思中获得更为蓬勃的生机活力,显示出“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

    最后,善用“历史”与“理论”的交互作用,是提升“历史思维”“理论思维”的最佳途径。坚持以史为鉴、知古鉴今的基本原则,运用历史的眼光认识发展规律、把握前进方向、指导现实工作,这种“历史思维”对百年党史的学习至关重要。学习党史根本上是为了通过不断提升我们的“历史思维能力”,更好地“总结经验、观照现实、推动工作”,“更深刻领悟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历史必然性,坚定对党的领导的自信”,同时也是为了有效提高我们的“理论思维能力”,达到“深刻领悟马克思及其中国化创新理论的真理性,增强自觉贯彻落实党的创新理论的坚定性”的目的。“理论思维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历史思维”的促动作用;“历史思维能力”的提升,同样需要“理论思维”的深化作用。二者合则两利,分则两失。没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性观照,我们难以深刻领悟百年党史所内蕴的规律意义,而若不借助百年党史来重新审思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的必然性,我们同样无法真正懂得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正是在“历史思维”和“理论思维”的贯通运用中,我们解决现实问题的实践能力才得以有效增强,才能更加灵活地应对新时代党和国家发展所遇到的各种风险危机。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也是最好的教科书,这两本“教科书”应该相互紧密参照而“读”。在“必须知道自己是谁,是从哪里来的,要到哪里去”的“历史追问”里,实则隐含着一种特定的“理论反思”,因为我们不仅理应深入了解百年党史的历史生成过程,而且更应深刻体悟百年党史得以辉煌生成的内在理论逻辑。须知,“道路自信”的背后,必然是深厚坚实、深沉有力的“理论自信”!(作者:马克思主义学院 高旭)

关闭窗口

安徽理工大学党委宣传部 版权所有
地址:安徽省淮南市泰丰大街168号
邮编:232001 电话:0554-6665737 邮箱:xcb@aust.edu.cn